指弹中国FingerStyle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验证严格,理由请充分!)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906|回复: 30

徘徊曲折,最终达到温故知新的新境界--中川砂仁 2011采访实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9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v; E& k2 G! q
中川采访.jpg
感谢日本琴友的翻译工作。谢绝转载

, G8 {3 N& s* L# c/ N2 X. J, J, g/ V6 ?
4 U5 C# z9 p9 L4 F
" L$ A* L6 t3 L0 W) G
中川砂人
徘徊曲折,最终达到温故知新的新境界。
4 W6 A5 t% `2 s: [( L" O& o3 U
2 I) W! D! s0 n8 ?7 d
作为民谣吉他音乐的教父。中川时隔6年推出了新专辑“sketch”。前作“real thing”对特殊调弦总结出了新的可能性。新专辑中他的音色,奏法,调弦都可以说是回归了最开始的出发点。但新专辑并不是张怀旧专辑。在这新专辑里我们能找到中川徘徊曲折最终所到达的新境地。
6 _* j# f- ~) K* N, G! @

8 s4 X! V% G  D  D+ d; ~
一直想追求“和”的要素
' o" ^/ r5 \5 |
8 T* \. V! ~" ], f
作为指弹专辑,前作“real thing”2005的作品,也就是这次的专辑是时隔6年。
& z$ `* p& ^! j/ D
是的,时隔六年。在这个期间制作过合辑,弹唱的伴奏等等。个人指弹专辑真是隔了很长时间。最近写曲子的速度也慢了下来,以前每天想怎么写曲子。现在是有灵感、想写的时候才创作。如果像以前一样1年出一张专辑,完成度就像从前一样不高。今后我也不能发十几二十几张专辑,所以现在要一张一张的去完成更好的专辑。
" Z8 d+ s- i" |* p

5 S4 {2 l+ {0 n  Q' k6 s3 o
吉他的演奏方法感觉越来越自然了
+ Z# M7 g* ^* G; z2 n

+ d3 w  o( K" F" j; s2 G1 ~
弹的时候,先是要自己弹的舒服。因为主要活动内容都是演奏会,如果优先去创作一些技术成分高的曲子了话,自己也不能弹的愉快,也有压力。我心里决定把“技术”在边上。我们年轻的时候喜欢的音乐家也是年纪大了之后,都是放松的去演奏。不是那样的拼命,只是自己去享受自己的音乐。我最近可能变成那样了吧。
这次专辑标准调弦很多啊。

' t' O1 s. m* B) j, {) b/ T; m& l; C- j; C( D: H& D
调弦这方面也回到了原点,在拍音,人工泛音等新奏法之前吉他奏法都是三指法什么的。

' \8 K1 W9 e- O2 a( C
# A, [/ N) E  R9 O5 j7 T
我不是意识着去改变我的演奏方法,而是自然的回归到了原点。当然,标准调弦了话,和弦,音程,什么地方用什么手型心里都清楚,还是自然调弦比较自然。Open d6调弦的用法虽然我很熟练但是其他的调弦的用法还是不熟练。不能迅速的去应用。录音的时候可以边摸索边录音。演奏会必须要一次成功。不是特意不想用特殊调弦。只是现在想多研究一下标准调弦。

; t7 \/ P$ ?3 e7 x( m0 N, R5 g
; P; D4 p& t) o. ?
音色的表现也越来越清楚了

. A! K5 v6 f9 S- h0 J* Z% ]  L9 \, T9 E1 }8 P
这次录音也是拾音器内录和外置麦克混合在一起,但是我换了拾音器系统。以前一直用m-factory之后我发现m-factory的个性很强,用什么琴,什么人演奏都是同样的音色质感。我更想强调我的琴的音色和我的演奏技巧。就在这时遇到了ovaloval这个拾音器在好几年前就知道,不过刚开始推出的时候一点儿不好,2~3年的时间里一直摸索的去开发,现在变的很不错,根本没有电压的味道,空气感非常好。应该内部加装的前级优秀的原因吧。
( C1 Q9 f; m9 [- h5 {. s0 H+ ^

4 V) e# x& E9 n* m$ R9 ?, Z8 b
这次使用的吉他只有马丁吗?

9 O) u/ ?- D1 ~, y1 _* l% I7 B
" |6 E7 f" @' v
琴体的大小和手感都适合现在的我。最近不怎么用手工琴,一时期一直寻找自己没有尝试过的音色,音色上我也又回到了原点。因为刚开始用的是马丁和吉布森,听起来舒服。不光是我,我们这一辈的音乐人、曲风、音色、乐器都回到了原点
% C, j5 V9 P! k- R: c9 D) C
4 H. b! I1 i4 @0 w! q/ t
近几年的演奏会能看您在下琴枕里瑟手纸等方法去消音。

2 B- J* h; t: g8 E% j- I7 X# I8 [* s8 ]/ z! L1 S
现在特别的想追求“和(日本)”的要素。在写曲子的时候有时特意的去追求那种曲风。翻录的曲子也有用这种消音手法。日本冲绳的民谣“安里屋ユンタ”的曲子,我追求了三弦(从中国传来的冲绳乐器)的声音。减少延音就可以更好的控制曲子的感情。[day break 2]这张合辑里的little house 和苍空我也翻录了。那个时候消音的演奏方法还没有完全的成熟
曲子还是从制作后过12年再去录制比较好。虽然写完曲子马上录制是正常的,但是过了几年手的灵活性和感情的投入会变得更好,边在演奏会上弹边去修正缺点。就会意识到这里要强调、这里要弹稳。慢慢的曲子真正的味道就会体现出来。

8 V8 e6 z8 X% r: u# J/ ^( [6 H, c3 r  ]0 ^  k/ D, v& }8 u1 T# X. S6 ?
在翻录里也有“喝茶的时间”专辑里的“蛋糕的残香”的2011版本。
$ l3 q* G4 ~6 }0 R
) \- @) S3 w6 C, G8 A1 E% p- X' c
这是我创作指弹音乐的中起点的一首曲子。应该是1972年写的,现在想尝试用现在的演奏方法录制一下。老的曲子在我心里感觉还是想最近创作的一样,弹的心里很舒服。
8 `8 k" S) _9 w7 D( c* n
( r5 Z+ ~3 A1 z4 k
开始这首曲子是为电影录制的曲子吧?

2 ]& H! B4 X$ ?/ k% {7 l2 h+ v- a, v/ z
当时,包括高田渡(已逝)等人,在吉祥寺聚在一起弹琴。在附近ぐゎらん堂拍自主创作电影的人过来问我们能不能给他们写BGM,我们就写了几首。这就成为了《吉祥寺出发 红色电车》这部电影的曲子。高田渡当时在冲绳演奏的时候,这部电影的片段就在他背后放映。一开始连名字都没有,当我们要出专辑的时候就想要把这首曲子加进去,所以就去了这么一个名字。

& v/ _5 J0 Q) T  l# e0 G+ f
4 h* G% ~0 P4 _+ f: W3 T' h- k
我想追求个性和独特旋律

3 }/ N5 q0 b- K) Z( M' _
《黄昏的来来亭》和《last train》都是用了,装载拉弦装置ooo-18
( a9 {: ^  |; @: v3 V- u

: n  f9 M; Z4 U8 O
以前就有这把ooo-18,在乐队中弹solo的时候很好,没有用这个玩指弹的设想。本来就不是那种乐器。(笑)但是去年想起来有这把琴,就用它作指弹的曲子。以前<waltz for Gaby>的一首曲子用过,这次的专辑里我2首曲子用这把琴。[Last train]这首曲子在介绍里没有写,这首其实献给Clarence White的。最后列车的真的意思是通往天国的列车,不是一般生活里的末班车,而是人生的末班车。Clarence在73年7月,很久以前就去世了,人去世虽然是很痛苦的事儿,可是谁也逃避不了它,最少能用乐观的心情去面对这种事儿,所以这首曲子的旋律也是律动性比较强的。旋律快的反面拉弦装置用起来很费事儿……(笑)
这个曲子在特殊调弦基础之上加了一些拉弦。拉弦的装置必须要站着用,所以录音的时候也是站着弹。录的时候要弹好几次,所以很累人啊(笑)。

2 K+ ^* `2 {9 L. h0 o$ I% x3 G2 t1 q+ O
とわいらいと》这首曲子让人感觉很温暖。

: v+ |2 I& m  O% C1 x; V/ u3 ?
9 Z( U( X/ h3 \/ _) a& G$ H; s
这是最近写的曲子,表现在黄昏的车站前的咖啡厅里喝咖啡的时候放松的感觉。在制作专辑的时候,我感觉能表现出我的日常能见到的事情和风景是最好的。年轻的时候想描写出美丽的梦想,在岁数大了之后这些梦想有的破灭有的反而成功。现在写不了那种曲子,就写一些生活周围的日常风景。
% j) |" y9 L+ F
7 z4 z' f4 `2 X# g
专辑整体让人感觉很自然,曲子都很短。每首曲子的个性都很强。

) l5 w2 o3 _# J% H$ s# S
: F$ `, e4 M8 x- R2 E# e& t' Y1 P0 K9 v4 i
最近的人写的曲子,旋律都感觉一般。大家音色都相似。所以我想追求个性和独特的旋律。最近都是一些特殊奏法和特殊调弦。现在的孩子在吸收表面上的指弹技术方面非常的快。虽然曲子的味道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才体现的。但是,希望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注重曲子的旋律去创作。

5 @, X) z7 {, N. J4 n3 K$ K0 i& n" b7 d) T  q$ N
本作使用的吉他是把面板开裂的1959年martin ooo-21 面板换成德国云杉,装饰换成000-42。背侧的巴西玫瑰木很漂亮。拾音器是三木琴行的自主品牌oval和sunrise s-2的搭配。

4 B$ s7 l9 s) `
2 Q; r7 q& N9 E' U4 O1 O% d
90年代末在namm展出的拉弦装置吉他martin ooo-18。站的时候拉起背带就可以2弦提高一个全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收起 理由
dzl_1993 + 20 神马都是浮云

查看全部评分

指弹中国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指弹中国官方微信

揭开指弹的秘密,每天为你分享一段指弹资讯!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29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漫漫人生路吧。我们在弹标调的时候人家大师开始玩特调 等我们开始特调的时候大师又去玩标调了。。。还有一点感触就是要攒钱买oval了。。。
发表于 2011-10-2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帅了
3 Y, `. t+ z9 l- Z" t7 I7 N4 g中川砂仁现在是在用吉他来表达自己的意境了
发表于 2011-10-29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鼎鼎鼎
8 [1 H3 M, v. a: F/ v9 k谢谢日本琴友!!
0 v) I' \, R, h8 ?8 \8 A+ e( x
发表于 2011-10-29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境也随着年纪增长而愈趋高深   总之是我们还不到的境界啊~~~呵呵
发表于 2011-10-29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0-29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啊 现在连模仿都模仿不了·
发表于 2011-10-29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站的时候拉起背带就可以2弦提高一个全音。5 T& I) l2 o$ \' i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发表于 2011-10-29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0-29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smile ,曲折
发表于 2011-10-29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oldwolfzj 发表于 2011-10-29 16:09
6 u! ]3 n' g) K5 W7 z0 R站的时候拉起背带就可以2弦提高一个全音。  D) W" ]( H$ e5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7 y+ F/ i: l4 Z, E
琴体上的背带扣是一个拉弦装置。2 q( h( i+ s9 `2 S, ]6 m8 G1 P
拉一下背带,2弦就会拉弦
发表于 2011-10-30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dzl_1993 发表于 2011-10-29 23:14
5 a" A- Q& ~5 }1 [琴体上的背带扣是一个拉弦装置。- t9 q8 v+ E9 _& ~* N) Q1 H: P
拉一下背带,2弦就会拉弦
: W2 {/ K% I9 q! z
再请教:
9 R4 u, B( L( _- \( Q! a0 R, H; q5 k3 Y( \$ E( C4 D; X! x" h
拉弦的意思是升高对吧……是效果来着?
: L0 q% s1 x1 S  }) h( u为什么要拉2弦?别的弦呢?
发表于 2012-1-2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才是人生音乐最高境界啊,弹自己感动的,不去追求取悦听众,这才是最原始的感动。
发表于 2012-1-6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川老师,只有敬佩
发表于 2012-1-19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终于入手CD了,赶着听了那首last train,同样是纪念Clarence的曲子,十几年前的calrence和这首感觉完全不一样,突然就想到了黑泽明的《梦》,一个村庄里,在人们死后,村里的人都会为逝去的人庆祝,大家都为逝去的人高兴,祝贺他走完了自己的旅途,也许老爷子是这么想的也说不定啊,呵呵
发表于 2012-2-6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2-7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对音乐和人生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
发表于 2012-2-10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膜拜中川- -......
发表于 2012-3-5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绕了一圈,一切都回到了原点
发表于 2012-8-6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没看这个帖子了,把它顶起来,让更多喜欢指弹的人看到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指弹中国FingerStyleChina ( 豫ICP备19034402号-1, 豫网文(2020) 1010-068号 )

GMT+8, 2025-2-5 12:52 , Processed in 1.08804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