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b5 b% @4 U - C! o4 r9 X3 B {# \7 |$ {8 c7 ]( P0 n. h" d
3 Z3 u6 _5 K! f3 f6 T8 R 9 n: C/ h" a% o. Q5 I8 {
: e- R0 R) ?. Y$ E2 i 尤里卡!” 是希腊语里“知道了”的意思,古希腊的数学家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纯金的测量方法的时候说的话。这个连载是田中彬博对各种吉他各种各样的尤里卡的介绍。首先是关于自己作为吉他演奏者 5 G; ^& _$ t" A4 }7 O 8 Z% Y8 T: B$ [$ U& n( g. }(guitarist)成长中碰到的尤里卡,编辑部的主题以问答形式来写出来。 - ^! i0 d* z7 h ^; N( N S c ! t m$ u. M Z/ D b
% F) x) J; O: I- s1 n8 I9 _与音乐的相遇/ B# w- k- z6 R! F- G v5 e' _3 N/ W# ~' F3 C
在小时候比起音乐对绘画的兴趣更大呢,而且非常擅长临摹。幼儿园的时候,把榻榻米那么厚的绘本的插画用纸全部画满并且涂色,老师们看到后吓了一跳。记得在画了学习成绩发表演出会使用的背景的一部分的时候。被老师们以“不像幼稚园水平的”理由要求重画,父母被老师们气得半死。虽然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练习钢琴,但并没有考虑这样保持一直练,并把它变成职业。不过多亏了从基础开始长期地接触钢琴,音感啊节奏感都变好了,能弹奏乐器擅长音乐的自己也变得很有自信。现在尽管基本不弹钢琴了,我想还是因为钢琴的经验造就了现在的基础。“我是玩音乐的人!”+ c" i; N2 |) U3 w
5 ]) J$ S" X, b2 ^4 W! f1 e8 i与吉他的相遇1 L4 H, h. v* @3 p + D& B/ o& m& {" x7 j- l
中学一年级的时候与B’z的松本孝弘(Tak Matsumoto)的吉他相遇是我拥有吉他的契机,巨大的转折点呢。就像在那个瞬间里决定人生的一样。现在这个瞬间也好,自己能像松本孝弘先生一样那该多好!从那以后,那个彻底的模仿就好像给自己的性格加了把火一样。把(ereki)电吉他买回来,还没弹之前在镜子前把CD机打开,从弹电吉他的样子到站姿一一模仿。完全陶醉了(笑)。憧憬着松本先生,想尽早变得跟他一样强。”同样是人,既然松本先生做得到的话我就不可能做不到!”自己这么对自己说,忘我的练习。2 u4 w6 O: V! h: [# y- V
7 p' u6 d2 G' f3 }模仿是为了什么,有必要么?, E4 u. J8 v6 R! O
$ \3 d/ L7 g8 a3 G$ x U0 [2 _, \0 }! B/ @" u
9 L3 U+ y# c8 m# L6 R
高中生的时候在TV 上偶然知道押尾先生的瞬间,被他的演奏震撼了。从那以后又陶醉于押尾桑的模仿。虽然变成了原声吉他,但基本的练习方法还是不变的。演奏时必要的手指热身运动,然后彻底的模仿曲子。记住曲子,想象弹那首曲子的自己。一首曲子慢慢地,在弹出来之前重复练习同一段。不认为自己是自己,而是那个人这样极端地想着模仿。弹的方法,甚至弹的时候的表情也模仿(笑)。单纯的,为做到了至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而感到到而高兴,那时飘飘然的,很多有自己风格的想法一下就出来了。就算是那样,也一直压抑着继续彻底的复制。然后终于模仿到自己觉得不错了,总算把自己的想法解放出来了。从那以后也遇到不少有趣的困难的事,在又想彻底的模仿之前,总算渗出来的东西,我想那才是叫做人本来个性的东西。模仿不是终点,不是谁的复制品,而是寻找自我的最好的手段之一,我是这么想的。$ R" q9 O% k, s, b% z
7 P" y9 L4 r) q; A: g! T , j1 x- O5 t q z
4 `! e, ~. Q. ]/ v
总而言之,今后也不放弃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希望大家能见证。自学的东西被承认的话会很高兴,一方面想进一步了解吉他,再次确认了直到死为止都要做吉他手心情。今年的目标是,决要在下次的WINFILD里正式以嘉宾的身份参加。为此我首先想成长到可以搞出比去年更好的演奏。6 M5 i: p+ S( y0 s
1 P1 t% W0 ]2 z+ C7 K
然后是第一次在原声吉他连载!我想跟大家能说说各种“尤里卡”。0 W H9 j$ c& @) B